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5 15:54:09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一、坚定“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再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对“文化自信”有了一些心得。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历史性、人民性、包容性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对革命文化的号召力、引领力、感染力的认同感和崇拜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中国文化历史五千多年,其主要特征是兼容并蓄。从古至今,百家文化各有侧重,互不排斥,经五千年发展而经久不衰,且能够和谐共生共存。道家文化注重做人,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文化注重做事,讲究仁义礼智信,主张出入有责任担当;佛家文化注重修心,关注“诸恶末作,诸善奉行”。毛主席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有高度的概括:“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今,中国向世界郑重提出倡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公开自己的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民族共同富裕和谐发展,进而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所以,我们坚定“四个自信”,是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在前进道路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决做到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每名党员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认识到:在现在和将来,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不能盲目崇洋媚外,如不能像上个世纪盲目崇拜东方教条主义,即苏联社会主义理论等,也不能盲目崇拜西方教条主义,即信奉或照搬资本主义自由化经济理论等。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教条主义可以休矣,崇洋媚外论可以休矣。我们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我们学习贯彻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理论——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党的实事求事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世情、国情,心连心手拉手,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民幸福健康快乐,为国家富强和谐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教育阵地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积极守正创新态度,进行系统化理论知识教育、现代技术技能培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级各类人才,如此为之,我们则无愧于伟大、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无愧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无愧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撑

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新理念深深打动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联系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有了新的领悟新的认知,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就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并发展好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创造发展好新动能新优势。

基础性支撑,显然就是教育支撑。教育是基础,着力点就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战略性支撑,显然就是 由“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建立“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融通的体制机制,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领,做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建设和发展具有现代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队伍。这是由“三个第一”组成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复合体,是国家发展的最新最强的战略基石。

基础性支撑奠定了,战略性支撑组建起来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循序渐进,合力推进,在创新驱动之下,沿着新的战略赛道,聚合三个方面的科学智慧和科技力量,一定会奋发有为,在不久的将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阻挡的发展优势,从而弥补短板,更新现代化建设状态,丰富并强大国家综合实力。

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协同配合、系统集成、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关乎着每个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我们回顾近十年的世界科技、贸易、金融、文化的激烈的竞争,已十分清楚地看到: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美国打压、遏制中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教育事业成果突出而规模巨大,每年有千万大学毕业生,而其中就有45%左右的大学生是工科毕业生,是美国工科大学毕业生的10倍。而工科毕业生是中国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国内国际两个经济大循环、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力。所以,西方国家急了,内心恐惧了。

所以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与把握,深刻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教育蓄势、科技赋能、人才强基,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相辅相成的。同时,科技为本,创新为源,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基不能无,本不能废,魂不能丢,三者融合共生共存,协同发展,必有国家发展强势。

教育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如今,我们迈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了。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就是学习贯彻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联系,集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合力,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而筑牢根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开创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冯鲜

20221122